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开设有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和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等高职专业.现有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自治区特色专业1个。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秉承“出则为工为商,入则为学为教“的理念,坚持内培外引、引融并举,目前拥有一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专业精湛、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广西高校优秀班主任1人、广西技术能手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

管理学院现拥有物流综合实训基地、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基地、旅游酒店综合实训中心、景阳楼宾馆及逐羊景区等校内实训基地,有效满足了学生专业核心实操技能学习的需求。同时,学院与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西公司、中旅投资广西区域公司、广州铁路动车组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南宁饭店、明仕秘境丽世度假村等80余家行业区域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深度的产数融合、校企合作关系,优化实践教学,促进实习就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现代物流管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结合物流管理领域《物流管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供应链管理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相关技术技能要求,培养面向物流管理领域职业群,掌握智慧物流或国际物流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在信息技术与国际化背景下辨识和解决物流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和物流管理相关的采购管理、商品流通、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以及行政业务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毕业3-5年后,能够成为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工程师,优秀者能够成为业务管理和技术主管方面的高级人才。

二、学制:4年

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机械制图与CAD基础、财会应用基础、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经管论文写作、物流运筹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现代物流导论、物流项目管理、现代物流装备、物流工程导论、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数据分析与应用、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智慧物流方向课程:PMS、TMS、WMS、MCS应用、自动仓储设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与物流溯源、物流机器人及无人机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基础及应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国际物流方向课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报检实务、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操作、国际贸易实务、物流专业英语、国际采购实务、国际冷链物流实务、东南亚经济与贸易等。

主要专业实践: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跨境电商物流实训、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自动仓储设计实训、物流作业与流程模拟、供应链管理系统模拟、物流机器人实训及PMS、TMS、WMS、MCS系统模拟和毕业论文和岗位实习。

四、目标岗位

供应链管理师、物流服务师、智慧物流项目技术员、智慧仓储专员、国际货运代理员、跨境电商物流专员。

就业面广泛,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大多进入全国知名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等。面向数字经济,培养适应国家供应链战略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支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供应链管理师、智慧物流、物流服务师、国际货代、跨境电商物流等工作的高端物流人才)。

五、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及教研成果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8人,“区域智慧物流设计与发展创新团队”获批2019年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单位;广西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六、实训教学基地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以智慧物流发展趋势为背景,可满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需求,为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跨境电商物流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物流管理及工程技能实训。基地总面积7005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近1000万元。与广东深圳市中诺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基地为广西物流管理示范特色实训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拥有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实训室,分为物流展示区、物流工程创客区、理实一体化教室、国际物流实训区(报关大厅和供应链管理模拟教学区/物流系统仿真设计区)、物流管理1+X实训区、供应链生产加工区、自动化立体仓储区、物流竞赛实训区、物流设备维护实训区等。

七、社会服务

与行(企)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以及物流管理技术服务,取得初步成效。建设有广西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示范性技术技能培训基地、供应链管理虚拟仿真培训基地,为当地提供社会培训服务。

八、人才培养质量

岗课赛证融通,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80余项。其中:

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2项、铜奖11项、最具人气奖1项;“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项、铜奖4项;全国供应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工业经济应用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供应链管理师赛项省赛一等奖1项;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本科组团队“特等奖”14项。

九、高师工作室

设有物流管理高师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蒋启明、广西劳动模范官锡强及九位教授、六位高级技师共同打造而成。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物流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教育、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使具备适应未来物流发展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十、产教融合

通过引企业入校、引技术入册、引产品入课、引大师入教、教学融入车间、教室融入企业、学生融入岗位、学校融入园区等“四引四融”深化产教融合。与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崇左市凭祥中越国际物流协会、广西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西公司、广西玉柴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天物流有限公司等12家大中型物流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进行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十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3年12月25日,学院院长唐臣教授受邀参加中国—东盟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并作“四引四融  跃层引领——职业本科专业及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实践”主旨演讲,得到来自东盟各国及全国各地的职教专家、行企业家和同行300余人的认可。

十二、1+X证书

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师、物流服务师、电子商务师、仓储与配送物流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国际证书)。


分享到:
×

用户登录